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学术论坛】教育部长江学者刘建军教授作“深化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学术报告 ​

日期:2022-07-14 作者:图/王宇 文/李沁 点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7月12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军教授以“深化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为题作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鸣、院长曹胜、副院长曲慧敏及全体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学习、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刘建军教授从六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如何理解新时代。

刘建军教授首先谈到“新时代”不是相对“旧时代”而言的,而是相对“新时期”而言的,是“新时期”的升华。相对新时期,新时代具有新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语境,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健康发展的成果。其次,就新时代的适用范围有多大这一问题,刘教授指出这个新时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体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再次,刘教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即走进富强的美好时代,发起冲刺的关键时代,充满风险的危急时代,团结奋进的拼搏时代。最后,刘教授详细论述了新时代自信豪迈、奋斗担当、紧张专注、敢斗必胜精神气质。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多长。

刘教授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持续多久,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决定是否为初级阶段的根本性因素,历史任务的完成情况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持续时间,党宣布初级阶段结束的政治考量。我们应当努力将实现补短板的初级阶段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相连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如何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

刘教授清晰准确地讲解了“新征程”“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三个概念的关系。“新发展阶段”和“新征程”是真正的“新时代”,自十八大以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进入期,这一进入需要几年的过程,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束,新时代真正的面目才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第四,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刘教授从主观情感的维度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自谦自嘲到自我辩解到最后的自信自强,三个阶段的过渡是中国人民自信心的逐步生成的过程。同时要注意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以区分。

第五,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

刘教授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的形态,这是由中国所具有的“文明型国家”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性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是五大文明的综合体这三方面所决定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具有特殊性和非典型性,要准确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新特征,努力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六,怎样看待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

刘教授从发展、治理和安全这三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评价,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曹胜在总结发言时谈到,刘教授语言质朴轻松,深入浅出,讲解逻辑突出、体系完整,展现了一位理论水平精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前瞻思路,让大家享受到了一次既有思想家的深度,又有政治家的高度,还有教育家温度的学术大餐。

本次论坛吸引了大量师生聆听学习,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