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基层组织采风录】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实践团:体悟钢轨力量

日期:2025-08-22 作者: 点击:

炎炎夏日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暑假实践团成员热情似火地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行走与思考--沿着胶济铁路这条老铁轨,从青岛一路“走”到济南,在胶济铁路的沧桑印记中,重温这段血与泪的斗争历史。

在青岛市市南区的胶济铁路博物馆,实践团成员随着“起点·联接·抗争·铸魂·腾飞”的历史脉络走下来,心情也是跌宕起伏。在“胶澳风云”展区《胶济条约》的影印件前长久驻足:密密麻麻的德文,丧权辱国的条款,是民族伤痕的冰冷见证。转到“工运怒潮”展区,沙盘上1925年四方机厂罢工的路线弯弯绕绕,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路权的炽热决心。“抗日破袭”的八路军炸毁日军列车的黑白胶片,诉说着战士们的拳拳报国之情。

实践团成员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在过去的年代,铁路线就是生命线”,“工人们团结起来,便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和力量”,“只有民族独立,国家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一幕幕鲜活的历史,敲打着年轻学子们的心灵。

第二站,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胶济铁路另一头的济南。一路走过济南站、原胶济铁路车站邮局、胶济铁路博物馆。老火车站改的博物馆门口,停着一个锈迹斑斑的火车头,活像个叼着烟斗讲故事的老人,诉说着这条连接胶州湾与济南、贯穿半岛与内陆的交通命脉的兴衰。实践团成员在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前默哀致敬。1928年,日军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并在此制造惨案,杀害包括外交官蔡公时在内的多名中国军民,是中国近代史上沉痛的一页,也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不可以遗忘的历史。

“正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历史,要让更多人知道!”“尤其要面向青少年群体,让他们牢记这不能忘却的历史”。从青岛到济南,沿着胶济铁路一路走一路看,让实践团再次回顾了胶济铁路承载的历史。实践结束时成员们议论纷纷,思考着如何将这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动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让更多人走进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继续去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从青岛到济南,沿着胶济线这条从屈辱血泪中奋起、于抗争烈火中淬炼、最终在复兴道路上腾飞的“生命线”,实践团成员们系统梳理了这条铁路所承载的主权沦丧、人民抗争到今日复兴的完整历史脉络。他们深知,每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都是为了更加坚定地开创未来——那钢轨延伸的方向,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亦是青年一代赓续奋斗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