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成果速报】青岛日报:“曹胜 葛瑞宇——坚持思政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日期:2025-04-13 作者: 点击:



坚持思政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曹胜 葛瑞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思政引领力排在“六力”之首,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强国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思政引领力促进教育强国的理论逻辑

确保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方向。思政引领力保证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思政引领力能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方向。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思政引领力筑牢了教育强国建设的质量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文化知识、科学技能,更要坚持“思”字当头,“政”字把关,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着眼于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引领教育改革的创新路径。思政引领力领航教育强国建设的改革路径。教育改革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思政引领力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和确定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改革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同时,思政引领力还提升了教育改革的实效性,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之中。

思政引领教育强国建设实践路径创新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增强思政引领力、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途径。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教材体系,通过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思政引领力。教育家精神实质上是优秀教师品质的集中体现,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基石、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为确保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必须确立并坚守科学的教师评价标准,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应选拔并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杰出典范,强调传承与弘扬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其次,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涵养高尚情操,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坚定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成为引领学生坚定信仰、热爱党与国家的引路人。

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既是建设思政引领力的最佳素材,也是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最大底气。要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进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通过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案例,促使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彰显在各教育学段的纵向衔接和各学科的横向贯通中。

构建多维度协同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是增强思政引领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让学生在沉浸式教学中深刻领悟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时,要深入挖掘其他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