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

工会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会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暑期“充电”忙

日期:2025-08-22 作者: 点击:

盛夏时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的党员们行色匆匆。为了让新学期的思政课更加“有魂、有料、有彩”,党支部决定以“红色文化润初心”为主题,组织全体党员利用暑假时间,来一场自我提升的实践研修之旅——教育者自身首先做到“电量满格”,才能给予受教育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充沛的动能。

第一站,支部成员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里,他们与上海市三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们围坐一堂,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共同切磋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课程设计的巧思到课堂互动的运用,从理论教学的深度到实践教学的广度,大家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来自高水平同行们的宝贵经验。一场座谈下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小妙招”“金点子”,心中也激起了“把思政课讲得更加吸引人”的信心、决心和责任感。

随后,党员们先后赶赴苏沪两地几处红色纪念场馆。在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里,在四行仓库的弹痕墙前,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展陈柜旁,大家追寻遗迹,缅怀先烈,砥砺初心使命。身临其境之间,所有人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与打动,而思索和讨论最多的则是如何把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和鲜活感通过案例讲授有效传递给每名学生,让他们能够沉浸式地感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根本问题,从而对科学理论真学、真懂、真用,入脑、入心、入行。

研修是为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拓展思路,其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必须及时固化下来,转化成可资应用的成果。于是,党员们每天晚上都要召开研讨会,就当天的学思践悟情况进行总结消化,特别是深入探讨怎样将此行收获有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这样,大家把集体备课会搬到了研修途中,边“行军”边“充电”,边“吸收”边“长进”,人人都在憋着一股劲儿,以自己一颗千锤百炼的“红心”,渐次引燃更多学生的心灵之光。

都说,学高为师。欲给学子“滴水之教”,师者必有“桶水之备”。然而,对于思政课而言,在这方面不仅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标准。思想的问题只能用思想的方法来解决。要想让学生们“亲师信道”,思政课教师本身必须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神导师”和“行走的教科书”。由此,党支部坚强有力为后盾、党员们挺膺担当做先锋,立足当下、放眼长远、久久为功,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坚实保障。

编者按: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无论在知识层面亦或思想层面皆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学无止境、修养无止境,才能带动学生在见贤思齐中亲尝“真理的味道”。这是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是党员教师最大的师道。